6月30日上午,省委常委、市委书记王忠林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周先旺,抵赴两湖隧道工程现场,参加工程开工活动。
王忠林宣布两湖隧道工程正式开工,并代表市委、市政府,对工程开工表示热烈祝贺。他指出,两湖隧道是连接东湖南湖交通、大大方便市民出行的惠民工程,也是扩大内需、助力“六稳”“六保”的发展工程。他强调,全体建设者和各参建单位要哿ν\0心、奋发作为,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,努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,尽早把项目建成、投入运营,造福全市人民,为加快建设武汉国家中心城市、加快打造国际化大都市,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李兵总经理代表集团公司介绍了两湖隧道项目基本情况。他表示,集团公司将牢固树立“争创一流、扎实苦干”的理念,以“开局就是决战、起跑就是冲刺”的劲头,干一流、争第一,抓实抓好项目建设各项工作。强化组织调度,凝聚建设合力,以“绣花”的精神抓好精细管理,严格执行项目环保、水保措施,保护生态环境,确保把两湖隧道打造成为质量一流、安全可靠的精品工程、百年工程,为打造宜居、宜业美丽武汉,再作新贡献。
市委常委、东湖高新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汪祥旺,市委常委、市委秘书长龙良文,副市长张文彤,以及各相关区、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开工活动。副市长张文彤主持开工活动。集团公司领导林驰、朱斌、盛华,本部相关部门、所属桥建集团、道桥公司,以及项目参建单位等参加开工活动。
(本网报道/程锡钢 摄影)
工程概况
两湖隧道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水底双层超大直径隧道。工程北起秦园路,下穿东湖、南湖,南接三环线,全长19公里。分东湖段、南湖段两部分,隧道内分上、下两层,沿线共设8个出入口。盾构施工总长度13.3公里,隧道最大外径15.5米。工程总投资约254亿元,建设周期48个月。
项目建成后,将进一步完善武昌地区骨干路网,破解南湖、水果湖、光谷等地区交通出行瓶颈,提档升级东湖景区周边环境。项目建设对拉动和扩大有效投资,加快武汉疫后经济重振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,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(两湖隧道工程平面图)
“深潜”湖底、“占补平衡”,保护东湖水域
为了最大化避免工程及施工对东湖水域的影响,项目下穿东湖基本采用了全盾构的施工方案,虽然成本较围堰明挖开挖方案高得多,但对于保护东湖是最好的方式。隧道埋深在湖底20米左右,基本上是“深潜”湖底,不扰动湖水。
由于项目场地极为有限,工程需占两处东湖水域、一处湖边塘,占湖面积71933平方米。经过多次组织国内高级别专家论证,与东湖风景区协商,依法依规报请行政主管单位审批同意,项目按照“占补平衡”原则,选定了东湖周边5个地块来落实还湖补偿,总面积达92610平方米,比占用湖泊的面积更大,调蓄容积也有所增加。
(占湖还湖区域位置示意图)
最强设备、最严措施,保护东湖水体
工程施工将按最高要求采取环保、水保措施,特别是在噪音控制、污泥处理、开挖及弃渣管理上,基本可以做到对东湖水域的“零”污染。
施工过程中,配备了移动式复氧船和污水处理装置。复氧船能对施工周边区域进行人工复氧,提高水体溶解氧、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,修复水生态环境。水质净化船上安装了移动式一体化水体生态修复器,可快速实施水体修复,应对施工突发情况。
占湖围堰施工中,从源头上治理控制,废水、污水将经过沉淀过滤后通过水泵、管道排入市政污水管网,绝不让一滴污水入湖。淤泥经过固化处理后,直接外运或通过管道输送后集中处理。废渣和建筑材料将运至指定地点堆放,加强对施工机械日常养护和作业监管,杜绝燃油机油跑冒滴漏,防止废料随雨水进入湖泊。
工程施工建立了水环境监理制度,聘请专业工程师进行监理,同时配备水环境保护专业人员。施工期间,在占湖段设置水质监测点、在湖心设置对比监测点,进行水质监测,及时掌握东湖水质变化情况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也将加强监管,确保水环境保护措施切实落实到位。
(还湖效果图)
(还湖地块与东湖连通箱涵效果图)
释放空间、提档环境,建设宜居、宜业美丽武汉
两湖隧道工程的建设思想是尊重景区规划、融入东湖环境,隧道建而“不见”,道路景观融入环境,体现书香文化和湖光山色。工程建成后,将释放地面空间,有利于打造供市民游人休闲的绿道,东湖绿道也将成环,大大减少交通对东湖景区的干扰。5处还湖地块实施后,将对东湖景区产生积极影响。比如位于桥梁村的湖塘,将对原先的鱼塘进行重新设计改造,先清淤再通过箱涵连通东湖主湖,并对岸线进行绿化景观提升,使其与东湖的风景更加融合。再如新武东村还湖地块,将对原先的养殖和经营行为全部拆除清退,湖底清淤,打通与东湖的联系。
(水果湖出入口效果图)
(卓刀泉北路地面段效果图)
(总工办、项目管理部、桥建集团、道桥公司等供稿/供图)